《方案》还提出,在设区的市全面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重点部位完善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加装和更新,重点支持在主城区人员密集场所等四级地区和20年以上燃气管道阀井加装物联感知设备,在厂站加装视频、压力流量监测设备。在城市下穿式立交桥、低洼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安装水位监测仪及视频监控。对存在顶托导致自排不畅或抽排能力达不到标准的城区,改造或增设排水防涝泵站设备,提高强排能力,全面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中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到2027年,设区的市主城区燃气管道、防汛等基础设施前端感知设备达到我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I级推荐标准。
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方面,结合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和规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更新改造高耗能、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等设施设备。包括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城市道路清扫和清雪除冰等环卫车辆、垃圾中转及分类转运压缩设备、可回收物分拣(分选、压缩、打包)设备、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填埋场的堆体覆膜、渗滤液处理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分选、粉碎、再生产品生成)设备、垃圾分类亭(房)和公共厕所等。支持市县按规范配齐配全各类环卫设备车辆,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垃圾分类收集桶等,配置智慧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2024年,更新购置垃圾分类运输、城市道路清扫和清雪除冰等环卫车辆300辆以上,建设可回收物回收分拣中心(站)25处;到2027年,建成回收分拣中心(站)340处以上。
建筑施工设备方面,按照《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等规范要求,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挖掘、起重、装载、混凝土搅拌、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推土机等设备(车辆)。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新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和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
建筑节能改造方面,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清洁取暖等工作,按照《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GB55015)等标准,统筹推进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及公共建筑照明设备等耗能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鼓励采用绿色建材产品和能效水平达到2级及以上的用能设备,支持既有建筑实施超低能耗或绿色化改造。2024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27年,完成3000万平方米以上。
《方案》还明确了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的保障措施,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设区的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
同时,加大财税扶持。加强综合资金保障,积极争取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足用好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清洁取暖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国债支持范围,重点投向市政基础设施(供排水、供热、供气凯发k8、地下综合管廊)、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领域。精准高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提供金融支撑。用好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对符合再报销条件的银行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债券凯发k8、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依法依规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住房公积金用于既有住宅更新或加装电梯。
健全费价机制。指导市县建立健全供水、凯发k8娱乐官网app下载供热、污水与垃圾处理等价格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由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管理的城镇居民供水加压调蓄设施,其运行维护、修理更新等费用计入供水价格,并继续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推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建设,因地制宜稳妥调整终端销售价格。
《方案》明确,省级制定设备更新技术指引。各地对更新改造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加强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和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环卫设施等公用设施用地需求,合理布局环卫设施等公用设施用地。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