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app官网首页科技作家杰森斯奈尔(Jason Snell)与约翰锡拉库扎(John Siracusa)通过播客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在他们的节目“机器人?”中,他们经常争论某种技术是否属于机器人,比如自助结账机。锡拉库扎认为,自助结账机不能自主活动,它只是在帮助人们做事。它只能实现预期功能,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
斯奈尔与锡拉库扎已经据此得出数十个结论,有些甚至可以提供充足论证:无人机、苹果智能个人助理Siri、远程监控设备都不是机器人。但是蝶形真空吸尘器Roomba是机器人,它满足机器人定义的最低标准,因为你只需启动它,就无需再干预它的工作。实际上,斯奈尔与锡拉库扎真正的讨论的是人际关系核心中的基本问题:到底谁有控制权?
无人驾驶汽车和卡车将重塑城市交通、商业以及内部运作,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在时髦的机器人身体中植入复杂的电脑思维,运行在监控人类一举一动的复杂传感器网络上的认知助理则可帮助完类语言,实时跟踪和共享他们的位置,自动订购食品杂货和基于复杂个性化算法准备生日礼物,告诉人们太阳镜放在何处。机器人已经在工厂中大规模取代人类工人,甚至可能取代整个工业。线上线下再无区别,几乎每个对象都可联网。
这是今天许多人同时希翼和感到恐惧的未来。到本世纪末,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但是机器人破坏劳动力带来的经济浩劫正成为人们焦虑的源头。牛津大学学者预测,最早到2030年,目前由人类从事的工作半数将实现计算机化。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数据称,仅仅在今后2年,服务型机器人在全球的销量有望超过3500万部。
科技研究公司Business Intelligence估计,到2019年,企业和消费机器人市场价值有望增长到15亿美元。机器人的崛起似乎已经达到临界点,它们冲破了工程实验室和新奇商店的阻拦,开始走入民居、医院、学校以及企业中。它们的崛起轨迹似乎无可阻挡,而这不一定是个好消息。当机器人可以帮助改善甚至挽救人类生命时,人类也正陷入机器人带来的危险中。机器人汽车可能将你安全地送到办公室,但正因为机器人的到来,你可能无法再找到工作。
这种紧张可能影响到人们对待机器人的态度。人类始终将自己定位为机器的敌人,不仅仅在流行文化中如此。早在80多年前,纽约工业局长弗朗西斯平克斯(Frances Perkins)就曾誓言,将阻止机器人竞赛。30年前,电脑游戏机厂商雅达利公司创始人诺亚布什内尔(Noah Bushnell)表示,他认为机器人在社会中的最终角色就是奴隶。
在麻省理工学院,达灵已经进行很多次试验,试图了解人类何时以及为何同情机器人。在去年的研究中,达灵要求志愿者与小型蟑螂型机器人互动。人们被教导观察机器缺陷,然后用木槌粉碎它们。有些志愿者在实验开始时做了笔记,有人写道:“这是弗兰克,它最喜欢红色。上周,它与其他小虫子玩啥,直到现在依然处于兴奋中。”达灵发现,那些了解弗兰克背景的人,在使用木槌时显得有些犹豫。
工程师们希望机器人拥有这样的吸引力,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一方面,人们可能不太害怕看起来可爱的机器人。比如制造自动化机器的人更有兴趣操纵。如果谷歌(微博)无人驾驶汽车很可爱,或许它被视为更值得信赖。谷歌据说正考虑出售其2013年收购的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后者致力于研发类人机器人。